作为边上班边备考的“在职狗”,用一个月上岸后悟了:这考试难的不是知识点,是怎么在缝隙里挤出学习时间。 01先坦白:边上班边备考,我踩过的坑 1.一开始想“每天学够5小时”,结果下班之后累的跟狗一样,根本没那多精力去学习。(每天3.5h就够,别硬逼自己) 2.跟风买了一堆资料,中基、方剂从头啃,两周后发现连“六经辨证”都没吃透,进度条还停在第一章。(短期备考要精简,抓重点才重要) 3.总觉得等有空了再学、等明天再背,结果“有空”永远都是明天,知识点越堆越多。(今日事今日华) 02一个月冲刺 每天挤3.5小时集中学习 早上6:30-7:30:背前天晚上跟着学到的知识点,复习巩固。 午休12:30-13:30:雷打不动刷真颖,先做中内、中药这类分值高的模块,每道错题立刻标上考点。只刷近5年的~参考价值高 下班后19:00-22:00:雷打不动看网课,一定要选重點突出的课程,我看的是闻晓,应试性很强,适合短期速成去看,每天学3个小时。桃宝入的,应试杠杠滴 22:00-22:30:整理复盘,当天的错题以及学到的重點复盘。 03别死记硬背,抓“性价比高的考点 第一遍: 1.优先攻克“分值王”模块 中医执业医师考4个单元,重點在这些模块: ①中内(占比约15%):一定拿下!重點看闻晓总结的“肺系病证”“脾胃病证”,记每个病的“辨证论治”,比如“咳嗽风热犯肺证用桑菊饮 ②中药(占比约12%):直接记“药对”效率更高,比如中药(约12%)“石膏配知母”清热泻“麻黄配柱枝”发汗解衣,火,不用背所有药。先记高频考点药 ③针灸(约10%):穴位定位和主治是重,结合着临床去记,或者就在自己身上多比划比划。 2.真题刷3遍,比做1000道模拟题有用 3.第一遍:按模块刷,错的题标红,旁边写错误原因 第二遍: 只刷错题,重点看重复错的题,比如我总把“归脾汤、和“天王补心丹”的主治搞混。(抄在笔记本上做对比) 第三遍: 考前3天按考试时间整套刷,练手感和速度。(题量很大平均每道题不超1分钟) 04考试当天:这些细节能多拿10分 1.提前看考场路线,别踩点到避免当天堵车慌神 2.考场上遇到不会的题立刻跳过,先把会的全做完(中医题很多是“排除法”能选出来的,比如看到“恶寒发热无汗”,优先选麻黄汤类)